发布时间:2025-10-16 23:48:42    次浏览
本报讯(首席记者吴倩记者井春冉通讯员刘立新张海燕)3月25日,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次案件管理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蔡宁强调,要根据检察权运行规律和现代管理规律,进一步优化检察机关的管理职能配置,通过对所办案件的统一集中管理,实现检察权运行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监督制度化,加快建设权责明确、协作紧密、制约有力、运行高效的检察业务管理体系,持续提升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水平。会上,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自民对全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进行总结部署蔡宁指出,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要着力在五个方面更好地发挥案件管理工作职能作用。即发挥业务管理的龙头作用,自觉把案件管理工作置于整个检察工作的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与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提高案件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发挥规范司法的统筹作用,注意发现和纠正司法不规范问题,注重发挥对检察业务的考核评价作用,督促和引导办案工作规范开展,推动建立规范司法行为长效机制。发挥内部监督的主体作用,把检察机关办理的所有案件纳入案件管理部门监督的范围。同时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将司法办案的各项要求细化到每个节点,对案件办理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管控,消除监督空白和盲区。发挥检务公开的推进作用,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检察机制。发挥科学决策的参谋作用,加强专题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谋意见。 (下转02版)(上接01版)李自民指出,案件流程管理工作要突出监管重点、强化监督刚性,案件质量评查和检察业务考评工作要讲求标准科学、注重质量效果,检察统计工作要打牢数据基础、提升服务水平,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要做好组织统筹、加强督促检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应用工作要发挥功能优势、强化应用管理,推动案件管理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创新发展,为促进规范司法、公正司法,提升检察公信力提供有力的业务管理机制保障。据悉,2012年,全省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启动以来,业务运行态势分析、检察统计、业务考评、案件信息公开等主要工作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我省作为全国试点单位先行上线运行案件信息公开系统,截至目前已发布重要案件信息4000余件,公开法律文书1万余件,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8万余件。